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18年第16期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卷首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变”与“不变”
作为对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响应,自2016年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如今,课程更名一年有余,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也在全国的中小学课堂历经了一学年完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课程更名到教材改造、课堂教学变革,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为核心主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着课程思想与内容的嬗变。
首先,课程的变化标志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将在原教材基础上作出顶层维度的扩展—由之前以道德为主线转向道德和法治相融合,法治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项核心内容上升为课程的顶层维度之一。作为顶层维度的“道德”与“法治”的有效融合,意味着两者作为课程的价值根基,共同构成了课程的基本价值方向—培养具有美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其次,课程名称变化的背后又保持着课程始终坚持的、稳定同一的教学观—重视课程的生活基础,强调教学知行合一,发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智慧。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思想主线和内容构建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一如既往地适应并积极回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强调教学中注重以个体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在成长中表达出对德育的真实需要,以生活情境为支撑,以活动教学为载体,于综合、整体、深入的意义上实现学生“对生活的洞察”。教材以学生自我心理发展与年龄增长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智发展水平螺旋式推进,始终坚持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协调适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成长中融入生活与管理自我生活。如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这样做对吗”的环节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道德思考,推动道德判断和抉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将法治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透过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这种隐藏在教材中重视学生个人成长和个体生活的教学理念,使得课程进一步凸显了自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以来,品德课程一直倡导的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课程价值。
作为一门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的变化确实是一种顶层维度的重大改变,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理性思变、理智应变,准确理解课程的新定位,有效地将品德与法治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在整合、理解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行动提升道德与法治观念,实现生活和自身的逐步完善。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本刊特约评论员:李 敏
卷首语
P0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变”与“不变” ︱李 敏
观 察
P07 研学旅行应基于儿童立场 ︱郭娅玲
P09 强化与惩罚:课堂管理言语的增效剂 ︱钟 铧
学 术
P11 在学校开展价值观评价的可行性 ︱赵德成 李睿淼
P14 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法探析 ︱徐金海 袁 聪
话 题 《道德与法治》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到位地把握好“解读”和“活用”二者间的关系。只有解读新教材,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只有传递新理念,活用新教材,我们才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期策划:孙格格
P20 初中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上)使用现状调查 ︱曹晓婕 刘竑波
P25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解读——以小学一年级教材为例 ︱江 峰
P30 德性为本 法治为要——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为例 ︱赵建军 姜春玲
P34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二年级)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应对建议 ︱董一红
P40 表现性评价核查表的开发与设计——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为例 ︱王亚珍
P43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德育课堂 ︱刘 迎
讲 堂
P46 仪式教育的新发现——仪式的教育价值探求与实践创新 ︱张志坤
样 本
P53 把德育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访山东省金乡县教体局局长李英渠 ︱本刊编辑 李 敏 通讯员 张恒宇
P57 以德育人 以文化人 ︱刁士强 刘 通
P59 以“王杰精神”为引领 绽放德育新光彩 ︱王允昌 詹亚斌
P62 坚持立德树人 培育“四好”少年 ︱李树新 胡珠峰
第一线
P65 让班规落地 ︱杨春林
P69 新任班主任的教育梦靠“五心”铸就 ︱许 静
P72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教学实录 ︱张成尧
品 读
P76 教育发展不应走“过度”与“缺失”的极端——读《教育思想的演进》有感︱肖纲领 赵月月
资 讯
P05 即时 ︱ P06 文摘 ︱ P06 语录
☟点击图片查看
▼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开学|班主任应对班级文化建设有自己的追求——芮彭年: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观点∣抓德育要抓学科渗透?——田保华:学科德育是内生“溢出”,非外求“渗透”
荐读|李政涛: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观点∣教师在校外的不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师德问题——谢延龙:师之所存,德之所存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全年杂志